部分商户利用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以及合同中的虚量来“坑害”消费者,需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家住天津南开区的刘女士在旧房翻新装修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据刘女士反映,前段时间,她找了一家装饰公司进行旧房翻新。商家预算报价约2万元,具体费用根据材料使用等实际情况会有一些“虚量”。这个“虚量”商家的解释是,在施工中使用的管道、电线以及各种装修、装饰材料的用量和合同中预估的会有一定误差,最后要按照实际使用量计算。当她询问“虚量”能有多少时,商家的回答为:“就多点儿材料钱,也没多少。”
直到实际施工时,刘女士才注意到,水电改造材料就远远超出了预算,仅此一项商家就要求加收4000元,随后的室内装修再次要求加收5000多元。如此一来,2万元的装修预算增加了近1万元,超支近一半。刘女士坦言,当时自己对于“没多少钱”的理解最多不过千元,没想到这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当时没问清楚,吃了个哑巴亏。
点评:有着近20年装饰装修经验的赵经理分析,材料报少用多、临时改变材料以及不确定报价等都是行业内普遍“坑人”的手法。建议消费者在签订装修合同前,尽量要求施工方提前测量并在合同中对材料用量等可能出现浮动的费用进行明确约定。(记者刘宇)
微信扫一扫 装修没烦恼